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有人为建造的公园、道路停车场等。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功能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自然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宋代的园林文化中,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为后来的城市公园提供了启示和参考。明代的皇家园林更加丰富多样,成为古代城市公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城市公园的线世纪初。清光绪三十一年建造的“公花园”被认为是我国第一座真正的城市公园。这一时期的公园大多数是在原有风景名胜的基础上整理改建而成的,少数是在空地或农地上,参照欧洲公园特点建造的。这些公园为以后公园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辛亥后,广州、南京、昆明、汉口、北平、长沙、厦门等主要大城市出现了一批公园,这是我国自主建设公园的第一个较快发展时期。这些公园大多数是在原有风景名胜的基础上整理改建而成的,少数是在空地或农地上,参照欧洲公园特点建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除了以古代园林、古建筑或历史纪念地为基础建设了一批公园外,也建设了一批以绿化为主,辅以建筑,布置于城市或市郊的新型公园。这些公园意味着广大人民第一次有了娱乐和游憩的场所。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2年创建园林城市的活动在全国普遍开展以来,我国城市公园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从1997年到2002年,国家每年投入城市绿化的资金都在100亿元以上,约占城市建设资金的10%。城市绿化覆盖率平均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到“九五”最后一年,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8.1%,全国公园总数由20世纪80年代将近1000个发展到2002年的4000多个。
中国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其一历史悠久。中国的城市公园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和生态环境。其二,文化多元。在不同时期,城市公园的建造和设计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响。比如在租界时期,城市公园主要受到西方园林建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公园的设计和建造则融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其三,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仿照西方国家的公园建设,到后来的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再到现在的绿色生态和休闲健身功能,城市公园的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其四,政府重视。在各个时期,政府都非常重视城市公园的发展。无论是早期的租界公园,还是后来的官府和地方乡绅自建公园,以及现在的绿色生态公园,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投入。其五,公众参与。城市公园是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公众的参与和投入对城市公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在租界时期,公众对公园的使用和保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以后,公众对公园的设计和建设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
生态价值,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环境条件、自然资源和精神享受等方面的有用性和有益性。生态价值主要分为两种,即自然生态本底价值和生态空间外致价值。
城市公园的生态系统本底价值是指城市公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本身所具备的客观价值,是其所有组成部分所携带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综合价值网络,不依赖于任何人类主体的使用和感受作为评判标准。首先,城市公园的生态系统本底价值体现在其生态服务功能上。城市公园中的植物和动物群落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城市居民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土壤肥力等。这些服务功能是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本身所具备的,不依赖于人类的使用和评价。其次,城市公园的生态系统本底价值还体现在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城市公园中的植物和动物群落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空间,维护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这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是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本身所具备的,对于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公园的生态空间的外致价值是指城市生态空间作为一种准公品,对外围土地及环境产生的正向效益与效用。首先,城市公园的生态空间可以提升外围土地的经济价值。公园周边的土地往往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变得更加宜居和有吸引力,提高土地价值。公园的建设和运营也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促进经济增长。其次,城市公园的生态空间可以提升外围土地的社会价值。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有助于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同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也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城市公园中的植被多样性丰富,吸引了大量鸟类、昆虫等生物,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重要场所。这种生物多样性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机会。此外,城市公园的生态空间还可以提升外围土地的文化价值。公园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和创造力,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公园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园中的美景和文化元素还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和创造力,提高审美价值,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打造城市公园要坚持理念先行,引领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建设。一是要强化生态意识。要明确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休闲游憩场所,更在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因此,要强化生态意识,将生态保护作为公园建设的重要目标,注重公园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功能。二是要倡导绿色理念。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应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公园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生态修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提升审美价值。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景观设计和文化元素融入,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让市民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城市的生态魅力。四是要传承文化价值。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要通过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和特色元素,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让市民在游览公园的同时,了解和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
打造城市公园贵在行动,重在落实。一是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公园规划阶段,要注重生态保护,合理规划绿地、水域等生态空间,确保公园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功能。同时,要考虑公园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二是要加强生态保护。在公园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和地形地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加强公园内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确保公园内的水质、空气等环境指标达到优良标准。三是要提高公众参与度。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让市民积极参与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中来,共同维护公园的生态环境。四是要加强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公园管理制度,加强公园内的环境监测和维护,确保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要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和引导,避免游客对公园环境造成破坏。
打造城市公园要以制度推动落实、以成效检验落实。一是要制定政策法规。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城市公园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为公园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同时,要加强对公园建设和管理的监管,确保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符合政策法规的要求。二是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公园建设的投入,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公园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来源。同时,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园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园管理制度,包括游客管理、环境保护、设施维护等方面的制度,确保公园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有章可循。同时,要加强对公园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公园管理的专业水平。四是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针对公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确保公园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洋 温凯茗)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